让环评“拥抱”智能化手段
为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
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
注入全新活力
已成为各地开展
环评改革工作的重要关注点
浙江杭州
30分钟自动生成环评报告表
15分钟完成智能审查
对此,浙江省杭州市
以“人工智能+”为引擎
深度融合大数据等前沿技术
率先完成
生态环境部环评改革试点AI环评应用落地
实现试点行业环评报告表在私域部署
DeepSeek-R1、阿里Qwen2.5等
大模型的基础上,杭州市生态环境局结合
专业知识库、知识图谱及强化学习等技术
提升大模型在环评领域的
推理与文本生成能力
开发完成“大语言模型+报告表生成”
智能体应用
智能体应用通过发挥DeepSeek-R1大模型
在数学推导、逻辑分析等方面的优势
探索与领域知识库、领域小模型等深度结合
实现自动生成环评文件
“主要环境影响和保护措施”等章节
进一步探索完善环境要素模型预测预估
并支撑环评文件各章节自动生成的
多模型融合与多智能体(Agent)协同框架
以橡胶和塑料制品业试点行业为例
企业只需要花费5分钟左右填报基础数据
就可一键实现报告表自动生成
环评报告表编制时间
从1个月左右缩短至30分钟左右
同时降低报告表编制费用
有助于企业降本增效
福建厦门
破除协同壁垒
5分钟自动图层检索准入研判
传统的建设项目选址
需要企业搜集
国空、环保、水利、市政等大量资料
逐项分析项目落地是否可行
复杂地块甚至需要部门多次会商
耗费的时间精力成本较高
为解决这一难题,福建省厦门市
推动“AI+环评”改革
在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应用系统中
整体融入国土空间、产业布局、
生态环境、市政设施等239个要素图层
和107713条生态环境准入条件
改革后,系统可以基于项目基础信息
在5分钟内完成
图层叠加、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比对
自动生成生态环境准入意见
告知项目环评与排污许可类别
系统运行以来
已指导11051个
项目优化布局或调整工艺
避免无效投资8.4亿元
四川成都
篇幅压减70%
企业一键生成“一张表”填报
四川省成都市结合
环评-排污许可-执法监管协同管理需求
采取“数据整合+算法集成”路径
探索搭建环评智慧化辅助填报系统
Science Technology
如今
DeepSeek等AI技术
正“大展身手”
全方位赋能生态保护
您有哪些新的智慧探索与实践?
欢迎向我们投稿
共同助力技术革新与效率飞跃!